涉及金额超60亿!警方破获利用信用卡代还App套现案
中国能源网讯 由于德国将在7月调降太阳能发电强制补贴(feed-in tariff)费率,客户多赶在上半年下单,使得近期亚洲、美国与欧洲的太阳能厂商财报大多优于预期,不过生产成本较高的德国厂商市占率恐将持续遭大陆等地竞争对手侵蚀。
这些规定,目前很多企业尚不能达到,而现在多晶硅行业发展仅是初期阶段,不能有如此严厉的限制政策。中国有很多投机分子涉足多晶硅,但多晶硅不可能永远暴利。
目前,中国几家多晶硅大厂的生产成本普遍在35美元/公斤左右,多数规模小的企业生产成本更是达到了每公斤50-70美元/公斤。该负责人说,他的企业目前就达不到这个标准。多晶硅准入标准争议半年或将出台,在去年经过四次大规模的调研之后,在2010年1月,《标准》就已经定型,之后的近半年时间几乎没有多少修改。这意味着国内多晶硅企业的竞争力相比国际巨头差距明显。而日本德山(Tokuyama)这类国际大厂的成本只有20美元/公斤左右。
50美元/公斤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晶硅都将维持在这样一个价格。在这种低利润的压力之下,中小企业伤害最深,最终只能被淘汰出局。尽管尚在建设,但临时生产车间已经见缝插针地生产。
2009年全球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很多欧美企业被迫停产甚至遣散工人,在市场需求突然猛增的情况下,其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产能,这间接造成了中国企业产能的供不应求。他们预计2010年价格还将持续下跌从重点企业看,正泰太阳能在去年形成10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规模的基础上,首条30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于6月份顺利投产,3条90兆瓦生产线已投入建设。光伏建筑、光伏屋顶、光伏电站……一批新型的太阳能项目设施将不断在我们身边涌现。
在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面前,以太阳能光伏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成为全球关注的新热点。另外,还计划建设1兆瓦以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电站。
你会惊奇地发现,在这些城市公共建筑、企业厂房、住宅小区等太阳能应用项目里,悦目明亮的灯光照明、四季如春的空调用的都是太阳能。通过示范项目,促进产业发展。目前,一座2兆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已在钱江开发区节能环保产业园动工。根据三年翻两番,五年上台阶的目标,到2013年,全市太阳能光伏产业销售产值力争达到200亿元。
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释放电能供路灯照明,这种绿色的太阳能路灯已经在杭城出现。筹建太阳能光伏研究院、在江东地区启动15平方公里新能源产业园规划工作、提高太阳能光伏技改项目财政资助比例……一项项行动举措的抓紧实施,体现了杭州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决心。绿华能源25兆瓦晶体硅电池生产线自3月份投产以来,已生产60万片电池片。据五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除实施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示范项目,争取每年有5兆瓦装机容量列入国家计划外,全市每年还要组织实施4万平方米阳光屋顶发电示范项目,到2013年累计达到20万平方米。
屋顶上一块块深紫色的玻璃幕墙连接成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久的将来,杭城市民或许就能在地铁站、奥体中心、企业厂房、新建小区看到这样的情景。据对全市14家已投产的重点太阳能光伏企业调查,上半年合计完成销售产值11.41亿元,企业正在摆脱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呈现增长回升趋势。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典型的高科技和绿色环保产业。这是昨天从杭州市领导干部新能源培训班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传出的消息。
我市已着手制定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太阳能光伏产业将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重点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和全市阳光屋顶计划的实施,鼓励居住建筑进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建设。我市还计划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推广使用光伏电源路灯照明。集美光伏上半年快速发展,累计生产晶体硅电池17兆瓦。从2010年起,市财政将每年安排3000万资金,建立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推广应用专项资金。杭州太阳能光伏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
天裕光能首条30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已进入正式生产阶段……一批新建项目进展顺利,为我市太阳能光伏产业跨越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技术革新是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重点。
对此,要想摆脱困境,国内企业惟有苦练内功,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刚刚成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浇铸炉、填补国内此项技术空白的江苏华盛天龙光电设备公司董事长冯金生表示:一家光伏企业要在目前全国低端竞争极其激烈的环境中胜出,惟一出路就是技术创新。
国内的薄膜电池生产缺乏核心技术,尤其是设备制造方面,不得不购买国外的设备。由于技术不达标,国内企业大多从国外高价引进设备,造成了产品价格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中国新材料理事会理事长李义春向记者表示:多晶硅国外便宜、国内贵,技术落后或许才是行业最大的问题。并且设备投资太大,投资回收年限太长,什么时候能够收回成本还不确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称,薄膜电池项目的建设周期比晶硅电池要长,而且这项技术还处于发展中。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多晶硅价格在每千克50-60美元,国外生产的多晶硅价格每千克仅48美元,远低于国内企业产品。
在国外,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平均成本约为每千瓦时2美元,而多晶硅光伏电池平均成本为每千瓦时3-4美元。而天威所使用的薄膜电池生产线来自欧瑞康公司。
据悉,国外公司卖给国内的很多设备跟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有10年的差距,他们把‘旧设备卖出去后把资金继续投入新技术的研发。江西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小峰表示:目前光伏产业是高端紧缺,低端过剩。
光伏产业在技术难题应该怎样快速取得突破?河北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建议,国家应组织科研部门、大专院校与企业联手组建国家光伏产业研发中心。此时,国外薄膜电池设备制造商也开始在中国兜售自己的薄膜电池设备。
有观点认为,多晶硅产能过剩将阻碍该行业未来的发展。非晶硅薄膜电池的一大优势就是制造成本较低。目前看来,国内的企业已开始做出自己的选择??换个活法。包括无锡尚德、新奥、赛维LDK等在内的多家企业薄膜电池扩张计划因为技术和市场的因素受阻。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某大型多晶硅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设备技术全靠引进,投资很大,最后投资能不能回收,目前还很难说。采取国家投入、企业出资的办法筹集科研经费,紧紧围绕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确定科研项目,共同推动光伏产业高端产业技术发展,尽快摆脱中国光伏业技术始终步人后尘、受制于人的状况。
多晶硅困局 去年下半年以来,产能过剩的争论一直困扰着多晶硅行业。在中国,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成本可降至每千瓦时1.3美元。
目前,太阳能光伏行业在国内发展如火如荼,各地纷纷上马新的太阳能光伏企业,由此也引发了多晶硅投资热潮。到当年9月,多晶硅价格一度被炒到每千克500美元。